来源于:网络
皋陶(公元前2220年-公元前2113年),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,伟大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上古四圣”(尧、舜、禹、皋陶)之一,后世尊为“中国司法始祖”。
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,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“士师” 一职,以正直闻名天下。
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(五刑、五教),采用独角兽獬豸治狱,坚持公平公正;强调“法治”与“德政”的结合,促进社会和谐,天下大治,形成“皋陶文化”,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。
公元前2113年,年106岁。大禹念及功德,封其后裔于英、六一带(今安徽省六安市),尊为六安国(蓼)国和偃国始祖以及二十四氏(皋李徐赵、伯益赢秦、江黄马舒、裴甄谷利、费廉阮骆、英莒梁寥)的鼻祖。
皋陶与高辛氏的契、后稷共同辅佐大舜,成为中国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。
其创刑、造狱,倡导“明刑弼教,以化万民”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、完善、充实各项法律制度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历史上被人们喻为“圣臣”。
皋陶“明于五刑,以弼五教”,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,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,不听教化,再绳之以法。
皋陶为开创华夏盛世立下赫赫功勋。但是,皋陶在帝禹二年就逝世了,享年106岁。皋陶死後,大禹又把继承人定为皋陶之后一一伯益。
传说我国的第一部《狱典》就由皋陶制定,他把《狱典》刻在树皮上,呈给舜,帝舜看后觉得很好,就让皋陶实施。
皋陶也是古六安国始祖,还是徐国国君的祖先,而且是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之一。蓼国国君也有可能是皋陶的后裔。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,以皋陶的官称和名字同时命名村子,这种形式很少见。
皋陶所创制的法律,极有逻辑,比如“五典五惇”“五刑五用”“五刑有服、五服三就、五流有度、五度三居”等;且言简意赅。
尧舜禹时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。皋陶从事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中所体现的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,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,即皋陶文化。
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,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,奠定起国家产生的基础。皋陶文化的核心是“法治”与“德治”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。
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。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。强调君主、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,由己及人。
皋陶的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,创立了儒家理论学说,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。
皋陶作耒耜,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。晚年辅佐大禹治水,皋陶“劳苦功高。”
淮夷的先民们不仅在农业方面先进于中原地区,而且在手工业中的制陶,生产工具的制造和金属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。
皋陶高明的谋划和鼎力辅佐,使尧舜禹时代出现了繁荣盛世,迈进了“早期国家阶段” 。
皋陶治狱功绩很大,影响深远,自古以来的监狱,都把他奉为狱神。
世系
华胥氏—伏羲(配女娲)—少典—黄帝—昌意—颛顼—大业—伯益—大廉—衍曾—衍祖—衍父—中衍—轩祖—轩父—戎胥轩—中潏—蜚廉—恶来—女防—旁皋—太己—大骆—秦非子(秦国首任国君)—秦侯—公伯—秦仲—秦庄公—……—秦始皇(嬴政)
华胥氏—伏羲(配女娲)—少典—黄帝—昌意—颛顼—大业—伯益—大廉—衍曾—衍祖—衍父—中衍—轩祖—轩父—戎胥轩—中潏—蜚廉—季胜—孟增—衡父—造父—渠父—安父—梁父—莒父—奄父—叔带(赵国始祖)—明祖—明父—公明—赵成子(赵衰)、赵夙
华胥氏—伏羲(配女娲)—少典—黄帝—昌意—颛顼—大业—伯益—若木(伯益次子)—昌曾—昌祖—昌父—费昌(费国始祖)
华胥氏—伏羲(配女娲)—少典—黄帝—昌意(黄帝次子)—颛顼—皋陶(李唐皇帝认其为始祖,亦被尊奉为李姓始祖,其后代被封于英、六,此后世系不明)→ 伯益(次子) → 恩成(三子) → 仁道 → 知周 → 义集 → 忠卿 → 勇元 → 孝生 → 友儒 → 睦顺 → 任长 → 谦吉 → 让泉 → 中正 → 和丰 → 纯粹 → 懿宗 → 恭怀 → 俭实 → 庄严 → 敬修 → 齐心 → 肃炳 → 平明 → 康强→理徵(皋陶的26世孙)→李利贞(皋陶的27世孙)(李姓1世)→李昌祖(2)→李彤德(3)→李庆(李彤德次子)(4)→李承(5)→李硕宗(彤德的曾孙)(6)→李显(7)→李奭(8)→李环鼎(9)→李爵(10)→李寅龙(11)→李熙宏(12)→李尧性(13)→李辉(李尧性长子)(14)→李连顺(李辉长子)(15)→李乾(16)→李耳(老子)(皋陶的43世孙17世)(一说皋陶的37世孙11世)→李宗(李耳之子,字尊祖)魏干木大夫 封于假(18)→李同(李耳之孙、李宗之子)赵将军(19)→李滋(20)→李兑 赵相(21)→李跻(李耳的曾孙)赵安阳君(22)→李恪(李跻次子)(23)→李洪(李恪之子)秦太子太傅 (24)→李兴族(李恪之孙)秦将军(25)→李昙(李兴族之子)秦御史大夫(26) →李崇陇西李氏始祖 陇西守 封南郑公(27)→李瑶(李崇之次子)秦南郡守 封狄道侯(28)→ 李信秦国大将军 封陇西侯,助秦王政消灭六国。为汉飞将军李广的五世始祖(29)→李超 (30) → 李仲翔(李超次子)(31)→ 伯考(32) → 尚(伯考长子)(33) →李广(34)前面多出6辈 →李敢(29)→李禹(30)→李丞(31)→李宏(32)→李业(33)→李翚(34)→李善(35)→李尤(36)→李先(37)→ 李长宗(38) →李君况(39)→李本(李君况长子)(40)→ 李次公(李本长子)(41) →李轨(李次公长子)(42) →李隆(43)→李艾(44)→李雍(45)→李柔(46)→李弇(47)→李昶(48)→西凉武昭王李暠(也作李皓)(49)→西凉后主李歆(50)→李重耳(51)→李熙(52)→李天锡(也作李天赐)(53)→李虎(54)→李昞(55)→唐高祖李渊(56)→唐太宗李世民(57)→唐高宗李治(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)(58)→唐睿宗李旦(高宗第九子母为武则天)(59)→唐玄宗李隆基(睿宗李旦第三儿子)(60)→唐肃宗李亨(唐玄宗第三子)(61)→唐代宗李豫(唐肃宗长子)(62)→德宗李适(唐代宗长子)(63)→顺宗李诵(唐德宗长子)(64)→唐宪宗李纯(唐顺宗长子)(65)→唐宣宗李忱(唐宪宗李纯十三子)(66)→唐懿宗李漼(唐宣宗的长子)(67)→唐昭宗李晔(李漼的第7子)(68)→